動畫定義為何?認識動畫影片必備6大元素,業界製作流程全公開!

動畫定義-1

在現今數位廣告多元的時代下,動畫影片已成為時代的行銷趨勢,而動畫定義為何? 製作動畫的必類元素有哪些? 這篇文章,HY將為您解析動畫定義為何?及必備製作元素及業界製作流程大公開!

 

動畫定義

 

動畫(Animation)是一種視覺藝術表現形式,透過連續播放一系列靜態畫面,創造出物體或角色移動的錯覺。這種技術利用人類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的原理,使觀看者感受到流暢的運動。

而「Animation」動畫一詞來自動畫文創產業技術的發源地法國發明家埃米爾·雷諾的「Animated」,指栩栩如生、正在動的圖像。

後來人們將書籍、電影、電子軟體、音樂錄影帶、電視廣告進行改編、原創和後製特效,利用動畫的技術製作呈現。

動畫產業的有關工作者稱為「動畫師」,是從事動態畫面製作的職業名稱。

然而動畫在現今也廣泛運用在各行各業,如影視業、科技業等,與藝術、設計有密切的關係。

 

延伸閱讀
電腦動畫製作流程清單:1分鐘搞懂電腦動畫特效是如何製作!
動畫製作過程最強功略!掌握術語,一篇就懂2D、3D動畫世界!

 

 

動畫定義-2

 

動畫必備元素

 

動畫的必備元素包括以下幾個關鍵要素,確保動畫能夠流暢、生動並有效傳達故事或品牌概念:

 

1. 角色與設計

 

動畫角色的造型、表情、服裝等,能夠展現個性並與品牌故事相符。

場景與物件設計,塑造動畫世界的風格與氛圍。

 

2. 腳本故事

 

創意新穎的劇情結構,包括開場、轉折、高潮與充滿亮點的結尾。

角色人物的動機與情感推疊出充滿張力的故事發展,讓觀眾深入其中。

 

3. 分鏡與構圖

 

分鏡腳本(Storyboard)是用來規劃每個動畫畫面的構圖、運鏡流程與角色動作呈現。

 

4. 動作與動畫原理

 

迪士尼在1981年提出 12 大動畫原則:

這些原則成為了動畫製作的黃金法則,不僅影響了傳統手繪動畫,也被應用於3D動畫、遊戲動畫等各種動畫製作中。

迪士尼12大動畫原則:

 

1. 擠壓與伸展
•描述物體在運動時的彈性變形,使動作更具生命力和重量感。
•例如:一顆球彈跳時會在接觸地面時壓扁,然後在彈起時拉長。

2. 預備動作
•角色在進行主要動作前會有一個準備動作,讓觀眾預測即將發生的行為,增強動作的真實感。
•例如:在跳躍前,角色會先蹲下蓄力。

3. 連續與重疊動作
•連續動作:當角色停止主要動作時,身體的其他部分(如頭髮、衣服)會繼續運動,然後逐漸停止。
•重疊動作:不同部分的動作不會同時開始或結束,而是有時間差,讓動畫更自然。
•例如:角色奔跑停止後,頭髮和衣服會稍後才靜止。

4. 緩入與緩出
•物體在開始與結束移動時動作較慢,中間較快,讓動畫更加自然。
•例如:汽車起步時會慢慢加速,停下時也不會突然靜止,而是逐漸減速。

5. 弧線運動
•自然界中的動作通常沿著弧線運動,而非直線。
•例如:投擲棒球時,手臂的移動是弧形的,而不是直線。

6. 次要動作
•主動作之外的輔助動作,使角色更具生命力。
•例如:角色走路時,同時甩動手臂或擺動頭髮。

7. 時間控制
•控制動畫的節奏,使動作表現更真實或更具戲劇效果。
•例如:快速動作能帶來急促感,慢速動作能強調重量感或情緒。

8. 誇張
•適當的誇張能讓動畫更具表現力,增強視覺吸引力。
•例如:當角色驚訝時,眼睛和嘴巴可以張得比正常更大,讓情緒更突出。

9. 固定姿勢動畫
•角色設計需具備三維感(3D),避免僵硬和扁平。
•例如:角色的姿勢應該有立體感,避免完全對稱或平面化。

10. 吸引力
•角色設計與動作應該讓觀眾產生興趣與共鳴。
•例如:米奇的圓潤造型讓角色更可愛、更具親和力。

11. 直線動畫與姿勢動畫
•直線動畫:逐幀繪製動畫,使動作更自然且有機,但較難控制整體結構。
•姿勢動畫:先設計關鍵幀(Key Frames),再補足中間幀,使動畫更精確。
•例如:迪士尼動畫多數使用姿勢動畫來控制關鍵動作,而動態效果則用直線動畫來補充。

12. 場景佈局
•透過角色位置、攝影角度與動作安排,使觀眾能清楚理解故事情節與焦點。
•例如:當角色正在說話,其他角色不應該搶走注意力,確保觀眾專注於主要動作。

 

這12大動畫原則幫助動畫師創造生動、有表現力的動畫,不論是2D手繪動畫、3D動畫,甚至是遊戲、電影特效,都會運用這些原則來增強視覺表現與角色動作的自然度。

 

5.配色與燈光

 

色彩能影響整體的動畫影片的氛圍,如溫暖色調營造溫馨感,冷色調則帶來神秘或緊張感。

除此之外,光影的運用可提升動畫影片的立體感與視覺層次。

 

6.音樂與音效設計

 

音樂在動畫影片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提升情感張力、塑造氛圍、加強敘事效果,甚至影響觀眾對角色的印象。

優秀的動畫不僅依靠視覺來敘述故事,音樂也是關鍵的元素之一。

除此之外,對白、環境音效,也可增強動畫氛圍與情感傳遞,提升動畫影片真實感與沉浸感。

 

 

延伸閱讀
動畫分鏡表重要嗎?教你如何透過分鏡表,與動畫公司溝通!
台灣動畫公司推薦必看!選擇動畫公司需要注意什麼?

 

 

動畫定義-3

 

動畫種類介紹

 

動畫種類介紹 動畫製作方式

2D動畫製作

以平面圖形製作,運用電腦動畫技術讓圖形上下、左右運行。早期2D動畫多較為卡通形式,現今則題材形式多元。

2.5D動畫製作

以2D平面圖像繪製為基礎形式,運用多層次角度來營造立體感及空間感,動畫製作運行方式比2D動畫多了前後運鏡設定,因此,呈現上比2D動畫視覺效果較為立體及豐富。

3D動畫

運用3維(3D)電腦圖形技術來製作動畫效果的影片製作形式,影片中所有呈現物件都以3D立體模型來呈現,並運用3D渲染技術將3D影像2D視覺化,並可運用各種精彩高水準的後製特效呈現真實世界中各種物理現象效果,比真實世界更為精彩的影片製作呈現。

動態圖像設計(MG動畫製作)

平面設計的延伸,將平面圖像設計動起來的影片製作形式,影片核心重點在「視覺設計」、「新穎吸睛」,影片內容通常不會有劇情性或是人物對白等,重點在畫面的美感及氛圍,動態運行方式則不侷限,重點在圖像設計的想法及概念展現。

 

延伸閱讀
動態圖像設計(Motion Graphic Design)是什麼?它竟然可以應用在這些地方!
3D渲染意思是什麼?帶你了解3D影片製作中的常見術語

 

動畫定義-4

 

業界動畫製作流程

 

2D動畫製作流程:

 

1.故事腳本大綱撰寫 依據客戶提供的方向與資料先製作故事腳本大綱,確認劇情人物角色方向。
2.人物動畫影片風格方向定案 2D動畫製作有許多的風格,確認動畫影片整體的製作風格、色調,才會開始進行動畫素材的建置。
3.繪製動畫素材 依據動畫腳本大綱繪製動畫素材。
4.製作分鏡腳本 製作動畫分鏡腳本,將人物動畫鏡頭畫面一格一格呈現清楚,並標註畫面時間長度、旁白等。
5.分鏡腳本內容確認 與客戶確認動畫腳本製作內容。
6.動畫製作 進行動畫製作,設定人物動作畫面運鏡等
7.配音配樂 進行動畫影片配音及配樂
8.算圖輸出 將製作好的動畫影片算圖及輸出

 

3D動畫製作流程:

 

1.腳本大綱撰寫 依據客戶提供的方向與資料先製作故事腳本大綱,確認劇情人物角色方向。
2. 分鏡腳本規劃 依照腳本內容精細複雜程度、數量建置3D模型
3. 3D模型建置 依照腳本內容精細複雜程度、數量建置3D模型
4. 3D模型上材質 依照不同的3D模型外觀上材質,模擬栩栩如生的真實效果。
5.架設燈光 模擬真實世界中的光影效果,運用不同的燈光技術,反應真實世界中的一切,呈現3D立體物件的光影效果。
6.動畫製作 依照分鏡腳本溝通確立的運鏡方式、動作,進行動態運鏡設定,將3D模型進行流暢且完美的設定,傳達想要表現的各種3D立體效果。
7.架設攝影機 在建構好的3D動畫製作中,架設攝影機,利用攝影機不同的鏡頭、不同的運鏡方式表現3D動畫的故事性及想要傳達的企業資訊訊息,將3D動畫製作精準且流暢的展現。
8. 算圖輸出 將3D動畫影片算圖輸出,影片的長度、3D製作細節的精細多寡是影響3D影片算圖的重要因素,短短幾秒的3D動畫製作運算時間有時是幾小時甚至更長,也是3D動畫製作較為費工且製作費用較為高昂的原因。

 

MG動畫製作流程:

 

1.設計概念發想 動態圖像設計重點在設計概念的延伸,可以是企業品牌LOGO,或是品牌故事的意涵運用,將影片中的概念「設計化」、「視覺化」,不同於一般的動畫影片製作,動態圖像設計強調「設計感」、「藝術表現性」,因此,在發想概念時,需將影片核心概念與設計做結合。
2.文字腳本 將概念發想內容作成文字腳本大綱,經過討論修正後成為文字腳本,與企業行銷人員溝通討論過後開始製作分鏡腳本。
3.分鏡腳本設計 確認文字腳本後開始製作分鏡腳本,運用一格一格的分鏡表,將文字腳本視覺化,確認製作內容、風格方向、概念想法一致。
4.設計元素素材建置 將分鏡腳本中確認的設計元素素材建置,可以是平面的圖形設計,也可以是3D虛擬場景、3D設計物件等,端看腳本中要用的動態圖像設計素材為何?
5.動態設定 將設計元素動態設定,如何動作,運用動作強調設計概念,運鏡呈現等。
6.配音配樂 動態圖像設計影片完成後,進行配音配樂,搭配音樂加強整體設計感與藝術氛圍。

 

延伸閱讀
影片開頭製作解說公開!3種片頭動畫製作法,高級又有記憶點!
3D影片製作全解析!3分鐘了解3D影片製作過程與應用範例

 

動畫定義-5

台灣動畫產業現況

 

台灣的動畫產業經歷了從代工生產到原創創作的轉型,面臨多重挑戰,但也展現出新的發展契機。

 

早期代工時期

 

在1970年代,台灣以低廉的工資和優秀的技術,成為全球最大的動畫代工基地。 宏廣卡通公司(宏廣)是其中的代表,曾參與製作迪士尼的多部知名動畫長片,如《獅子王》、《花木蘭》和《小美人魚》,將台灣動畫製作的高水準推上國際。

 

代工外移與產業轉型

 

然而,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台灣解嚴、全球化和跨國企業的興起,台灣的動畫代工業務逐漸外移至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導致本土產業面臨衰退。

為了應對這一變化,台灣動畫公司開始探索原創內容的製作模式,並出現了多起跨國合作的案例。 例如,1993年中華卡通公司與中國公司合作推出《小太極》動畫,並在台灣和中國的電視上播出。

 

原創動畫的嘗試

 

在1998年,王小棣導演的動畫長片《魔法阿媽》與韓國公司合作製作,並獲得政府的輔導金支持。 該片以台灣本土文化和信仰為題材,成功引起共鳴,參與多個國際影展,被視為台灣動畫的一大里程碑。

 

產業現況與挑戰

 

根據2022年的調查,台灣的原創動畫業者(含網路製作)及動畫代工業者合計約有117家。

然而,台灣動畫產業仍面臨資金不足、行銷基礎薄弱、海外作品競爭和政府補助政策限制等問題,導致本土動畫難以獲得國內觀眾的關注。

 

未來展望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台灣的動畫產業仍在積極尋求突破。 業界開始重視培育原創IP,並嘗試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以提升競爭力。 同時,政府也在調整政策,期望為產業創造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動畫影片賞析

 

B2B行銷不同於B2C行銷,是難度及技術層面對都較高的行銷方式,以上B2B行銷方式、案例分享及B2B行銷影片解析,HY誠心與您分享!

 

世界各國如何打仗?荷蘭動畫以黑色幽默點名嘲諷

 

雖然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破壞與重建,現在已經很難想像,各國會用直接兵戎相見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擦槍走火的情況再所難免,還是會一定程度挑動大家的緊張神經。

原荷蘭動畫工作室Mitsi Studio日前推出的兩分鐘動畫短片《How Countries Fight Their Wars(意即:各國是如何打仗的)》,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嘲諷戰爭的殘酷與殘暴,獲得了全世界各地數十個電影節的獎項,包括被他們「幽默點名」的國家電影節,團隊也因此盛讚這些國家的幽默感。

 

 

動畫短片中,來自十個不同國家的Q版士兵,用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展示了各國的作戰風格,創作團隊巧妙的融入了各國的刻板印象。

像是英國開戰便吹起風笛的習俗、派出潛艇、核彈和伏特加出馬的俄羅斯、美國不僅有無人戰機,還有超鬧的漢堡王,以及中國的人海戰術、中立國瑞士悠哉格「山」觀戰,乍看之下,還真會讓人噗哧一笑,但是當子彈發射出去後,沒有被拍到畫面中的流血與死亡,才是戰爭的殘酷事實,也是在位者需要時時警惕在心的課題啊!

 

台灣的媒體也經過團隊同意授權,製成中文說明補充的版本,看完是否有種想趕緊複習被自己遺忘在課本裡的二戰歷史呢?

 

 

 

延伸閱讀
動畫的起源和發展懶人包:3分鐘搞懂動畫的前世今生!
片頭動畫優勢分析:如何運用動態元素提升視覺吸引力?

 

 

 

現在就告知我們您的專案需求,任何內容皆可客製化調整,對於影片製作流程細節有任何疑問歡迎直接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